l「食品營養學系」成立於民國64年,隸屬於靜宜大學理學院,提供由大學部、碩士班至博士班完整之學習環境。
l本系目前依專業領域分組,分為「食品與生物技術組」、「營養與保健組」。分組不分系,跨組開課,使得本系學生將有更多跨領域發展之機會。
l本系之教育宗旨為「品德與學業兼備、理論與實務並重」,教育目標為「強化基礎與應用課程,連結理論與實務之訓練,以培育食品與營養專業兼備之人才」。
依據設立宗旨及教育目標,訂定本系學生所應具備之核心能力為「加強學科能力」、「加強操作與實務經驗」、「具備應用與研發的能力」、「培養分析與表達的能力」、「拓展學術交流能力」及「培養團隊合作及專業倫理」。本系據此以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為第一前提,進行所有課程、教師教學、學生活動與專業發展之規劃,以確實達到系所設立之宗旨與教育目標。
學士班 |
碩士班 |
博士班 |
1、加強學科能力。 |
1、培養分析與表達的能力。 |
1、具備應用與研發的能力。 |
院基本素養
系(所)基本素養
|
內涵說明
|
科技倫理
|
專業知能與創新思考
|
多面向科技之涵養
|
會議通過日期
|
|
大學部
|
A 理論與實務並重
|
強化學科能力訓練,連結實習與實務課程,以奠定食品營養專業應用之基礎。
|
|
●
|
●
|
民國100 年8 月10 日100學年度第1 學期第1 次系務會議通過
民國 100 年09 月21 日100學年度第1 學期第1 次院務會議通過
民國100 年09 月28 日教務會議通過
|
B 強調思考與應用
|
藉由多元及跨領域的課程,培養分析整合與創新研發之能力。
|
|
●
|
●
|
||
C 培養專業倫理及國際宏觀
|
將團隊合作及國際化的概念融入課程設計,藉以培養尊重專業倫理之態度並拓展國際視野。
|
●
|
●
|
|
||
研究所
|
A 強調思考與應用
|
藉由多元進階課程,培養分析整合與創新研發之能力。
|
|
●
|
●
|
|
B 加強專業倫理與國際宏觀
|
將團隊合作及國際化的概念融入課程設計,藉以培養尊重專業倫理之態度並拓展國際視野。
|
●
|
●
|
|
||
C培養研發能力
|
學習研究方法,培養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。
|
|
●
|
●
|
食營系博士班基本素養與院基本素養之對應
院基本素養
系(所)基本素養
|
內涵說明
|
科技倫理
|
專業知能與創新思考
|
多面向科技之涵養
|
會議通過日期
|
|
食品營養學系(博士班)
|
A. 強調思考與應用
|
藉由多元進階課程,培養分析整合與創新研發之能力。
|
|
●
|
●
|
Ø民國100年08月10日系務會議通過
Ø民國100年09月21日院務會議通過
Ø民國104年09月30日教務會議通過
|
B. 加強專業倫理及國際宏觀
|
將團隊合作及國際化的概念融入課程設計,藉以培養尊重專業倫理之態度並拓展國際視野。
|
●
|
●
|
|
||
C. 培養研發能力
|
學習研究方法,培養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。
|
|
●
|
●
|
「●」表對應關係
靜宜大學教育目標關聯表與核心能力對應表
院別:理學院 學系:食品營養學系
項目
|
校級
|
院級
|
系級
|
||
項目
|
項目
|
項目
|
|||
教育目標
|
1.全人陶成
2.專業領航
|
提供完整之專業訓練。
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。
培育跨領域整合能力。
注重服務與職場倫理。
|
強化基礎與應用課程,連結理論與實務之訓練,以培育食品與營養專業兼備之人才。
|
||
核心能力
|
1.生命省思能力
2.藝術欣賞能力
3.社會關懷能力
4.人際溝通能力
5.主動求知與解決問題能力
6.運用專業知識能力
7.善用科技能力
|
項目
|
描述及說明
|
項目
|
系核心能力對應
院核心能力項目編號
|
A.基礎專業應用能力
B.學理與技術之專業能力
C.跨領域多元能力
D.自我管理與反省能力
|
A. 建立良好的專業基礎以及邏輯推理能力,並能經由實作、觀察、歸納、分析、推理以驗證理論。
B. 認識社會大環境的需求,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,瞭解各系專業能力在社會及科技產業等方面的應用,為學生將來學以致用做好準備。
C-1具備專業論文與書籍之閱讀表達能力。
C-2具備新產品開發與執行專題的能力。
C-3具備創新研發的能力。
C-4透過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、研習活動(如:企業實習、企業參訪、專題演講)以提升多元能力養成。
C-5透過跨領域課程以增加就業競爭力。
D-1教育學生對社會應有的態度與責任,提高學生對多元社會的包容性。
D-2深植專業倫理道德的素養。
D-3培養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的能力。
D-4訓練組織領導能力。
|
a.加強學科能力。
|
A
B
|
||
b.加強操作與實務經驗。
|
A
B
C
|
||||
c.培養團隊合作及專業倫理。
|
A
B
C
D
|
||||
|
|
||||
通過會議
|
|
民國99年08月25日院課程委員會議通過
民國100年02月24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10月12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|
民國99年06月22日系課程委員會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99年08月25日院課程委員會議通過
民國100年02月18日系務會議通過
民國100年02月24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10月12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|
||
民國100年01月05日教務會議通過
民國100年11月02日臨時教務會議修正通過
|
院別:理學院 學系:食品營養學系(碩士班)
項目
|
校級
|
院級
|
系級
|
||
項目
|
項目
|
項目
|
|||
教育目標
|
1.全人陶成
2.專業領航
|
提供完整之專業訓練。
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。
培育跨領域整合能力。
注重服務與職場倫理。
|
以養成學生之研究能力,加強專業之倫理與應用為主。
|
||
核心能力
|
1.生命省思能力
2.藝術欣賞能力
3.社會關懷能力
4.人際溝通能力
5.主動求知與解決問題能力
6.運用專業知識能力
7.善用科技能力
|
項目
|
描述及說明
|
項目
|
系核心能力對應
院核心能力項目編號
|
A.基礎專業應用能力
B.學理與技術之專業能力
C.跨領域多元能力
D.自我管理與反省能力
|
A. 建立良好的專業基礎以及邏輯推理能力,並能經由實作、觀察、歸納、分析、推理以驗證理論。
B. 認識社會大環境的需求,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,瞭解各系專業能力在社會及科技產業等方面的應用,為學生將來學以致用做好準備。
C-1具備專業論文與書籍之閱讀表達能力。
C-2具備新產品開發與執行專題的能力。
C-3具備創新研發的能力。
C-4透過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、研習活動 (如:企業實習、企業參訪、專題演講)以提升多元能力養成。
C-5透過跨領域課程以增加就業競爭力。
D-1教育學生對社會應有的態度與責任,提高學生對多元社會的包容性。
D-2深植專業倫理道德的素養。
D-3培養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的能力。
D-4訓練組織領導能力。
|
a.培養分析與表達的能力。
|
A
B
C
|
||
b.拓展學術交流能力。
|
A
B
C
D
|
||||
c.培養團隊合作及專業倫理。
|
A
B
C
D
|
||||
通過會議
|
|
民國99年08月25日院課程委員會議通過
民國100年02月24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10月12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|
民國99年06月22日系課程委員會會議修正通過。
民國99年08月25日院課程委員會議通過
民國100年02月18日系務會議通過
民國100年02月24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10月12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|
||
民國100年01月05日教務會議通過
民國100年11月02日臨時教務會議修正通過
|
院別:理學院 學系:食品營養學系(博士班)
院教育目標
系(所)教育目標
|
一、提供完整之專業訓練
|
二、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
|
三、培育跨領域整合能力
|
四、注重服務與職場倫理
|
||
以培養具獨立研究、教學與創新應用之專業人才
|
●
|
●
|
●
|
●
|
||
院系(所)級會議
|
民國99年06月22日系課程委員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99年08月25日院課程委員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02月18日系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02月24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10月12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5年03月11日系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5年05月03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|
校級會議
|
民國100年01月05日教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11月02日臨時教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5年05月25日教務會議修正通過
|
「●」表高度相關,「◎」表中度相關
院核心能力
系(所)核心能力
|
A. 基礎專業應用能力
|
B. 學理與技術之專業能力
|
C. 跨領域多元能力
|
D. 自我管理與反省能力
|
|||
a. 具備應用與研發的能力
|
●
|
●
|
●
|
|
|||
b. 培養分析與表達的能力
|
●
|
●
|
●
|
|
|||
c. 拓展學術交流能力
|
●
|
●
|
●
|
●
|
|||
d. 培養團隊合作及專業倫理
|
●
|
●
|
●
|
●
|
|||
院系(所)級會議
|
民國99年06月22日系課程委員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99年08月25日院課程委員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02月18日系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02月24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10月12日院務會議修正通過
|
校級會議
|
民國100年01月05日教務會議修正通過
民國100年11月02日臨時教務會議修正通過
|
|
「●」表對應關係